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0004?tid=35
505大選之前,已經猜到政府會在大選後調高油價,因為大選派了那麼多紅包,正所謂“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花了那麼多,總要拿回一點。
但是調高油價20仙,今年可以減少津貼11億令吉,明年省下33億令吉,始終是杯水車薪,改善不了政府窘困的財務狀況。而且,每次是這裡減,那邊又加,最後是減津貼變成加開銷。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津貼在這10年來逐年增加,其它開銷也一樣。2003年,津貼只佔政府營運開銷的3.6%,2007年及2012年分別增至8.5%及21.4%,今年則佔財政預算案總撥款的18.6%或376億令吉。
省下來的33億還不夠明年派發款額更高的一個大馬援助金,以及其他額外援助,包括首相日前宣佈額外撥出42億令吉給土著公司參與國內4項大型計劃,與星期六公佈的提昇土著參與國家經濟的政策。
透過調高油價來削減津貼,不是第一遭。2008年6月,時任首相阿都拉宣佈汽油價格調升78仙至每公升2令吉70仙,柴油價格則調升1令吉至每公升2令吉58仙,但是財政赤字還是繼續走高,因為其他開銷並沒有減。
在納吉宣佈調高油價20仙後,政府內部節約的聲音又再響起。政府首席秘書阿里韓沙日前披露,所有政府部門主管已被指示採取財政緊縮措施。
政府部門撙節削減開銷也不新鮮,2008年6月,國家進入高油價時代後,政府宣佈從7月開始,實行一系列撙節措施,包括削減正副首相及正副部長的娛樂津貼10%;部長公費旅遊今後只局限東南亞國家;限制部長和官員出國開會的人數;高官出國訪問能免則免;官方活動,不可購買貴重紀念品及訂製特別服裝;在公共採購方面,凍結購買一切沒有必要的物品。
2011年5月,隨著各項補貼金額可能突破210億令吉,政府也指示各部門撙節削減開銷,包括調低各部門撥款。
人民承受痛苦,不敢奢望部長和高官減薪,但是也必須節約。5年前和2年前的所謂撙節行動,到底帶來甚麼效果,有沒有貫徹?大家心裡有數,這次“故技重施”,聽了就算。
為了應對經濟不景,新加坡政府常有削減總理和部長薪金的舉動,但是大馬卻有升無降。今年5月21日,砂州議會通過法案,允許砂州首席部長、副首席部長、部長、助理部長和州議員的月薪,“三級跳”調漲300%;砂州首長泰益馬目的薪金,從原有的1萬3千令吉調高至3萬9千令吉,比首相的2萬2千800餘令吉的月薪還高。
馬六甲新任首席部長在大選後也宣佈,未擔任行政議員的國陣州議員都是副行政議員,未來將提高薪金。
減一點津貼,無法填補政府高昂的營運開銷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公務員薪酬開支太高,因為阿都拉和納吉都慷慨的給予大幅加薪。
政府的營運開銷(包括公務員薪金)逐年增加,2004至2007年每年平均增長10.5%。2011年的營運開銷是1千521億令吉,今年已增至2千零19億令吉。
所以減少燃油津貼,對於國家收支平衡幫助不大,還必須從其他方面下手,包括減少薪酬、浪費和舞弊,以及增加收入。
國家的這一盤帳,暴露政府財政的困境,難以維繫。油價一起,各種併發症齊發,看來高收入國也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