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15, 2013

鄭丁賢‧時代在前進,政策不能開倒車


納吉宣佈一連串的“土著經濟強化政策”,這或許是他連任首相以來,所宣佈的最重大政策措施。
一串長長的菜單,讀者大概不會詳細記得內容,畢竟,如果不是土著,這和你沒有直接關係。
政府的重大政策,最令人遺憾的就是“無關”。
這不免讓人有點傷感,曾幾何時,我們都是“一個馬來西亞”。
土著經濟要強化,非土著經濟也要強化;只有國家經濟整體強化,土著才能強化;若是國家經濟不強化,土著經濟也不可能強化。
這是基本的經濟學。古典經濟學派強調,進步的經濟政策,是使資本和勞力充份應用,從而推動競爭,增加財富的積累,才能讓國家和多數人民受益。
x x x
這讓我想起4年前,納吉剛上任時,提出“新經濟模式”(NEM),取代“新經濟政策”(NEP)。
新經濟模式由銀行家,也是前首相署部長阿米爾山(Amirsham)率領擬定,目標是帶動經濟迅速成長,使大馬成為高收入國。
要達致更高的經濟成長,就必須打破過去阻礙成長的分配模式,以全民經濟取代族群分配經濟,以績效制來代替固打制;政府固然要幫助弱勢群體,但不是以膚色來區別需要扶助的對象。
那時,剛上任的納吉有超越巫統的眼光;而阿米爾山是一個務實而開明的經濟學家,眼中沒有族群,只有國家和人民。
那時候,政府找到了正確的方向,人民看到了希望。
但是,巫統內部反彈,土權更指阿米爾山是“馬來人的叛徒”,在抗拒力量之下,新經濟模式被更動,失去一些原本的精神和內涵。
x x x
4年後的今天,不知道新經濟模式,是否還存在?倒是“土著經濟強化政策”搶到了先聲。
納吉很坦白的說明,土著經濟強化政策是國陣政府對馬來選民的回饋。馬來選民和東馬土著支持國陣,穩住了政權,獲得回報。
當然,巫統大會舉行在即,納吉必須向黨員交待;在巫統的壓力下,要打出馬來人議程。
這也是巫統對選舉的挫折,特別是華人不支持國陣的一項反擊。
納吉和政府不可能不知道大馬經濟的問題,這些問題不是“土著經濟強化政策”能夠醫治的。
國家經濟成長趨緩,不如預期;原先預測的5%至6%成長率,官方已調低至4.5%至5%。
財政赤字已經到了必須削減的水平,債務也接近政府設定的上限。
換句話說,成長不如預期,赤字和債務卻近頂了;全球經濟不樂觀,更使前景蒙上陰影。
政府的任何政策,必須以刺激成長為主軸,並減少資源的濫用和誤用,而不能以討好或回報為出發點。
大馬已經沒有浪費和消耗的條件;政治的考量,不能超越經濟考量。
x x x
我注意到前首相署部長――再益依布拉欣對這項政策的反應。
他說:“幫助馬來人?別再來了!”
語氣中,顯示了反對和無奈。
再益本身當然是馬來人,不同的是,他是進步和開明的馬來知識分子,看到問題的關鍵。
他認為,政府幾十年來,通過種種政策來幫助馬來人,結果是愈幫愈糟。
很多的政策,是幫助了當權和黨內的馬來人,而沒有惠及一般的馬來人;而且,馬來人習慣被幫助之後,已經忘了怎麼去競爭和進步。
他說,要真正要幫助馬來人,應該是告訴他們,政府不能再提供特別的優惠,馬來人必須要靠自己了。
時代在前進,政策不能開倒車;尤其,大家都坐在同一部車子裡。
XXXXX
作者懷念專業正直的阿米爾山,當年出席他的匯報會,他公開建議撤銷土著固打制,加強人民和國家的競爭能力;而政府的扶弱政策,不應以膚色來區分。
他告訴大家:“在我眼中,沒有土著和非土著之分,大家同樣是馬來西亞人。”

可惜的是,他只負責草擬新經濟模式,卻無權力貫徹這項政策。(星洲日報/星期天拿鐵‧作者:鄭丁賢‧副執行總編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