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會訪問進步的國家,然後拿來和自己的國家比較,是有趣的事情。
上個星期到韓國首爾及周邊地區一行,覺得馬來西亞遠遠不如韓國,主要輸在思維、文化及創意。
我曾在上世紀90年代初到首爾旅遊(當時還稱為漢城),20年後,大馬原地踏步,韓國雖遇到挫折,卻穩步向前。
從雪邦國際機場和仁川國際機場工作人員所展現的精神面貌、機場的運作、科技的使用及興旺的人氣,就可以為兩個國家打分。
我不在國內的那幾天,政府做出一些決策,試圖改變國家的經濟和命運。
首先是首相宣佈,RON95汽油及柴油每公升調漲20仙。合理化津貼是要減少政府負擔、降低赤字,避免國際評級機構降低大馬主權信貸評級,但公共交通落後,人們被迫駕車,調高油價就直接傷害到民眾的荷包,而且令人費解的是,為何不同時減少對獨立發電廠的津貼?
首爾的人口幾乎是吉隆坡的10倍,但首爾的塞車問題不會比吉隆坡嚴重,因為首爾的地鐵網絡四通八達、覆蓋地區廣泛。如果大馬也有發達的公共交通,民眾對油價的上漲,就不會有那麼大的感受。
韓國幾乎沒有能源資源,但經濟曾經比大馬還落後的韓國,卻能夠晉身為發達國家,主要在亞洲金融風暴中,勇敢改革、嚴懲貪腐,甚至追究前幾任貪瀆的總統。
大馬卻受到石油的詛咒,在亞洲金融風暴期間鎖國,不敢改革、寬容貪污、持續津貼和保護政策,今天整體經濟停滯不前。
大馬經濟進一步退兩步,主因是受到意識形態的牽絆,包括種族、宗教、文化和語言的爭議;不擱置意識形態之爭,採取務實的態度,國家永遠無法前進。
6日公佈的《2013-2025年國家教育藍圖》最終版本壯志凌雲,希望提供具國際水準的教育,但是擬定藍圖者及教育界人士的胸懷和視野卻不夠寬闊,繼續在全津和半津、主流和非主流、首選和非首選,以及每週國文課授課時間上爭議不休。
一個觀念還不轉型的教育藍圖如何培育具國際競爭力的學生?在枝節上糾纏不清,只有眼睜睜看著其他國家超越我們。
從意識形態之爭,讓我想起在仁川市參訪時,仁川市長提到將興建新的賭場,以吸引更多中國旅客,反觀前甲州首長莫哈末阿里卻建議關閉雲頂高原賭場,理由是賭場帶來許多社會與治安問題,而且不清楚賭場把收入用在甚麼地方,更不見得雲頂賭場把部份的營收用來協助甲州和土著企業家。
這就是觀念上的故步自封,只看到私己的利益。缺乏大局觀,政治人物永遠只會算計自己能夠得到甚麼好處,犧牲國家的利益。
意識形態之爭也是內耗,舉個例子來說,韓國的演藝事業是文化創意產業,不理甚麼意識形態,但是大馬的電影卻牽扯到種族、政治、共產黨等等,電影《新村》的上映就遙遙無期。
另一部由政府資助的電影《王者之風》,不算上乘之作,有很多穿幫鏡頭,輸出海外恐笑脫別人的大牙。
在首爾的所見所聞,包括韓國的國產車、宏偉的建橋技術、晚上放心的在街道閒逛,都讓我聯想起自己的國家。
別人比我們更好、更快,一定有原因,不放開胸懷、虛心學習,只有繼續的沉淪。(星洲日報/風起波生‧作者:林瑞源‧《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