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2月14日和七夕,中西方情人節,一時還沒有情人伴侶的,這一天往往過得頗為尷尬。剛過去的七夕,中國大陸年輕網民最熱話的詞,或許是“人艱不拆”了。
何為“人艱不拆”?即人生已如此艱難,有些事就不要拆穿它。出處是林宥嘉《說謊》中的歌詞:“愛一個人,沒愛到難道就會怎麼樣。別說我說謊,人生已經如此的艱難,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這詞常出現在網友回帖中,有人道破一個讓人無法面對的真相,回帖網友感同身受,只是一時沒法面對。
“人艱不拆”,看不懂?聽不明?這詞,是時下“新新人類”的網絡語言,被稱為縮略句式的“後現代成語”。據說,最初出現的新詞是“十動然拒”,即“十分感動,然後拒絕了他”。在中國大陸,如今你不懂這些詞,就會不好意思與年輕人聊天,就很難步入他們的網絡世界,你就顯得落伍、老套。
近期,這類詞頻頻產生,有人以“井噴”態勢描述。
不明覺厲――不明白是甚麼意思,但覺得很厲害,“雖然不明白你在說甚麼,但聽起來感覺很厲害的樣子”的縮略形式。出處:這原是周星馳的電影《食神》中的對白,用於表達菜鳥對專業型技術型高手的崇拜,引申詞義用於調侃對方過於誇張而不知所雲的言語行為,或作為偽裝自己深藏不露的託辭。
喜大普奔――喜聞樂見、大快人心、普天同慶、奔走相告的縮寫。表示一件讓大家歡樂的事情,要分享出去,相互告知。
男默女淚――男生看了會沉默,女生看了會流淚。出處:這句話最早起源於QQ上的一句流行語,通常作為文章標題吸引眼球,而該文章的主題也大多是與情感愛情之類的話題有關,後被縮略成這4個字。
累覺不愛――很累,感覺自己不會再愛了。出處:2012年,豆瓣上的一個帖子,13歲孩子的情書,標題是“馬上就要13歲了,單身,身心俱疲,感覺不會再愛了”,這帖子寫道:“談過很多個,辜負過很多個,錯過5個,喜歡過4個,真愛過2個,後悔分手1個,在愛著1個”。“很累,感覺自己不會再愛了”這句話在網上流行,一年後縮成“累覺不愛”而成為流行“成語”,感嘆自己愛得很累,感覺自己不會再愛了,引起眾多30歲大齡青年跟風吐槽。
還有很多:細思恐極――仔細想想,恐怖至極,營造一種遲緩加混亂的效果;啊痛悟蜡――啊多麼痛苦的領悟的縮寫,蜡燭是微博上常用的表情符號;回睏倒睡――剛回到宿舍就困得不行,然後甚麼也不幹而倒頭就睡;無圖言屌――無圖就無真相,沒有圖你說個屌啊……
這些所謂“後現代成語”,玩的就是文字。日前,看到河南電視台的《漢字英雄》節目;接著,北京中央電視台又推出《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大型節目,這兩檔關於說文解字的競賽闖關節目,一時成為熒屏大熱。讓酷熱難當的中小學生,在暑假裡一起識文斷字,可謂功德無量。漢字有幾千年歷史,學問博大精深,可近年似乎遭到厄運,社會空氣浮泛,文字手寫的機會少了,習慣操作鍵盤的手,往往提筆忘字,漢字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如今,又冒出那麼多玩文字的所謂“後現代成語”,令人疲於應對,這些“成語”的是是非非,時下正爭議不斷。(星洲日報/香港碎影‧作者:江迅‧《亞洲周刊》副總編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